
展枭半月刊: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第四十三期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展枭新能源
- 来源:网络
- 发布时间:2021-04-23 12:5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1、电池储能——清洁峰值的新型电池2、七省/市明确光储补贴政策高补贴1元/干瓦时资讯动态:1、杉杉收购LG化学旗下业务,杉金光电成全球偏光片供应商2、亿纬锂能:2020年净利润16.52亿,动力电池营收增长93.08% 3、储能电站爆炸,国轩高科站上风口浪尖!
展枭半月刊: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第四十三期
【概要描述】1、电池储能——清洁峰值的新型电池2、七省/市明确光储补贴政策高补贴1元/干瓦时资讯动态:1、杉杉收购LG化学旗下业务,杉金光电成全球偏光片供应商2、亿纬锂能:2020年净利润16.52亿,动力电池营收增长93.08%
3、储能电站爆炸,国轩高科站上风口浪尖!
- 分类:行业资讯
- 作者:展枭新能源
- 来源:网络
- 发布时间:2021-04-23 12:56
- 访问量:
展枭半月刊
行业动态研究
2021年第7期,总第43期
本期内容导读:
行业焦点:
1、电池储能——清洁峰值的新型电池
2、七省/市明确光储补贴政策最高补贴1元/干瓦时
资讯动态:
1、杉杉收购LG化学旗下业务,杉金光电成全球最大偏光片供应商
2、亿纬锂能:2020年净利润16.52亿,动力电池营收增长93.08%
3、储能电站爆炸,国轩高科站上风口浪尖!
国际资讯:
1、德国研发超薄透明层太阳能电池 电池效率达到23.99%
2、美国科技公司启动创新锂电池负极材料
1、电池储能——清洁峰值的新型电池
-
导读:清洁能源委员会的一项新研究认为,基于成本、灵活性、对网络的服务和排放,大规模电池储能是目前电力调峰服务的上佳选择。
-
清洁能源委员会首席执行官凯恩-桑顿说:“大规模电池现在无疑是满足高电力需求时期的最佳选择。”
-
根据清洁能源委员会的新论文《电池储能——清洁峰值的新型电池》,在提供电力调峰服务方面,电池比开式循环燃气轮机厂更便宜。
-
该文件比较了一个新的250兆瓦燃气调峰机和一个250兆瓦四小时电网规模的电池,发现电池储能方案可以节省30%以上的成本,同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并显著降低排放强度。
-
桑顿表示:“电池可以在传统上由调峰燃气厂满足的高需求时期提供优质的调峰服务,电池可以快速升压,启动时间接近零,并提供更好的频率响应。电力需求必须在任何时候都与供应相匹配,因此在非常热的日子里,当需求激增时,我们很快就需要更多的供应来应对。有时只有几秒钟;有时则是几个小时。在这方面,大规模电池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在过去的三年里,电池在保持电网稳定和保持能源用户的电力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商预计,到2040年整个国家电力市场将需要6吉瓦至19吉瓦的新可调度资源。目前,电池储能是满足这一水平的可调度容量的最稳妥的选择,这一事实在市场上通过实际项目和估计60亿美元的投资管道反映出来。
-
自2018年以来,澳大利亚已有8.9吉瓦的大型电池储能项目得到了财政承诺、提议或批准。这代表了42000个建设和安装工作岗位,以及11000个持续运营和维护工作岗位。
-
这种惊人的势头,仅今年就有15个大型电池储能项目宣布,代表着6.6吉瓦的容量和43亿美元的投资。
-
桑顿说:“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新市场的建立,电池的商业案例将继续改善,以奖励其提供的服务。然而,长期投资的确定性仍然依赖于适当的市场改革和前瞻性政策,以激励新的、灵活的技术,这是补充可再生能源所需的。”
2、七省/市明确光储补贴政策 最高补贴1元/干瓦时
-
2月26日,国家能源局下发风电、光伏开发建设征求意见稿,鼓励新能源企业创新发展模式,建设一批离网型新能源发电项目,推进“新能源+储能”、新能源与氢能融合利用等示范工程;紧接着3月5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下发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多能互补实施路径利用存量常规电源,合理配置储能,积极实施存量“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提升,稳妥推进增量“风光水(储)一体化”,探索增量“风光储一体化”,严控增量“风光火(储)一体化”。
-
除国家层面,据统计,已有七个省/市已经明确出台了光伏配储能相关补贴政策,分别是:安徽合肥市、陕西西安市、广西贺州市、湖南省、海南省、河南焦作市、青海省。除此之外,内蒙、安徽、甘肃、广东、湖北、吉林、宁夏、青海、陕西、西藏、云南、广西、山西等省份将“光伏+储能”写入了“十四五”规划。在现有出台“新能源+储能”政策相关文件的省份中,湖南、内蒙古、山西、湖北、河北、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贵州、宁夏、山西大同市、青海、陕西、新疆阿克苏地区、海南、江西、广西、甘肃、山东等省/市已经明确出配置储能的具体要求。
-
以下是明确光储补贴政策的七个省/市相关政策汇总:
-
青海省。对“新能源+储能”、“水电+新能源+储能”项目中自发自储设施所售的省内电网电量,给予每千瓦时0.10元运营补贴,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使用本省产储能电池60%以上的项目,再增加每千瓦时0.05元补贴,补贴对象为2021、2022年投产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补贴时限暂定为2021年1月1日至 2022年12月31日。增强储能产业发展能力。将省级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资金的30%以上用于扶持光伏及储能电池相关产业发展。支持光伏及储能电池相关生产企业技术攻关和改造,提升产品性能、扩大产能规模。
-
湖南省。充电设施运营企业获得交易价差(成交价差扣除0.1分/千瓦时代理费)收益不低于85%,其中传导到电动汽车车主收益不低于60%。负荷聚合商收取交易价差(成交价差扣除0.1分/千瓦时代理费)收益不高于15%,作为平台运营服务费。
-
海南省。对专门用于服务重型车辆、巡游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城际客车、旅游班线等换电模式重点应用领域,并于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建设的换电站,一次性给予项目设备投资额15%的建设补贴;对服务私家车的换电站,按照暂行管理办法执行。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补贴费用由省、市(县)各承担50%。同时,省内相关部门也将结合环岛旅游公路建设,重点围绕换电模式重点应用领域研究提出奖补措施。
-
安徽合肥市。对政策发布后并网运行的光伏储能系统,其项目组件、储能电池、逆变器采用工信部相关行业规范条件公告企业产品或《合肥市推荐应用光伏产品导向目录》推荐产品的,自项目并网次月起给予储能系统充电量1元/干瓦时补贴,同一项目年度最高补贴100万元。
-
陕西西安市。为先进制造业强市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对新进入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同时,鼓励企业不断研发推出新产品,自2021年1月1日起,企业当年国内光伏产品检测认证费用超过50万元的,按费用总额的20%给予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针对分布式光伏项目制定了相应的补贴政策:对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建成并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给予0.1元/千瓦时补贴,连续补贴5年;针对光储系统应用,对储能系统按实际充电量给予投资人1元/千瓦时补贴,同一项目年度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在2020年9月25日后(含)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投入运营的公(专)用充(换)电设施,市级补贴标准为0.15元每度;各开发区在市级补贴基础上每度电再补贴0.15元。
-
广西贺州市。对充电设施建设和充电设施运营的补贴按成本(或费用)不超过20%进行补贴。(一)充电设施建设补贴方式为一次性补贴。充电设施建设成本(或费用)以实际结算发票为准。直流充电桩建设补贴每个桩体补贴总额不超过30150元;交流充电桩建设补贴每个桩体补贴总额不超过1150元;充电插座建设补贴每个插座补贴总额不超过500元。(二)充电设施运营补贴期限从2019年10月1日后建成投入运营的开始起至2022年9月30日止,具体以充电设施建成投运并符合补贴申报条件的时间为标准计算补贴金额。充电桩运营补贴标准为0.14元/千瓦?时,单台桩体补贴上限电量2000千瓦?时/(千瓦?年);充电插座补贴标准为0.14元/千瓦?时,单台桩体补贴上限电量1000千瓦?时/(千瓦?年);
-
河南焦作市。对按照30%以下标准享受省级建设奖补的,申请省级财政按照0.05元/千瓦时标准予以奖补,每年每桩享受奖补的电量不高于10万千瓦时。“可再生能源+储能”项目补贴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解决电站加装储能的经济性问题,有助于新能源产业链打破消纳瓶颈,同时,随着各地储能补贴政策继续放开,将进一步加速储能产业发展。
1、杉杉收购LG化学旗下业务,杉金光电成全球最大偏光片供应商
-
偏光片是LCD三大关键原材料之一,根据Omdia数据,全球偏光片市场规模保持稳定,约百亿美元。近年来,国内偏光片产能依然存在缺口,偏光片生产企业主要为日本、韩国企业,产能TOP3的分别为日东、LG化学以及住友。而这一态势被杉杉打破,国内的偏光片产业,迎来了全新格局,中国力量,再一次站在世界舞台上引领产业升级。
-
打破日韩垄断 把控高端技术话语权
-
新型显示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集群协同发展之下,当前中国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已成为全球第一。中国是 “显示大国”,但全产业链的安全仍没有保障,显示产业核心材料、关键装备国产化率非常低,很容易被“卡脖子”。
-
显示技术产业是一个产业链的概念,“卡脖子”常常不在面板生产这个产业链中游的环节,而是被上游的材料、装备所限制。有行业数据显示,仅仅在面板上游的材料产业,包括偏光片、玻璃基板、靶材、光掩膜版、光刻胶等产品近年来国产化率不超过20%。
-
今日,“杉耀视界,金石为开“杉金光电启动仪式暨战略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杉金光电正式启动,宣告了显示行业的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杉杉股份通过增资方式收购了LG化学旗下偏光片及相关资产70%的股权,杉金光电成为全球最大的偏光片供应商。
-
据了解,偏光片在显示产业中占据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是制造液晶面板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占到液晶面板成本的15%左右,还是我国液晶面板技术国产化最困难的领域之一。
-
杉金光电的成立,将突破国际偏光片技术垄断,为显示行业发展谋变局。目前,杉金光电全球市场份额居于前列,合作客户包括京东方、TCL华星光电、LG显示、三星显示、咸阳彩虹光电、惠科光电、夏普、群创光电、友达光电、天马等企业。
-
打造全球化头部企业 用中国力量推动产业升级
-
杉金光电偏光片是全球顶尖资产,是真正的全球化头部企业,也是行业创新的引领者,尤其在65寸以上大尺寸偏光片领域遥遥领先。杉金光电与全球主要面板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具备强大竞争力。对于全球新型显示产业而言,中国是世界的大市场,同时世界也是中国的市场。
-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年产值已超过 4000 亿元,液晶显示产业规模全球第一,面板产能已占据全球过半份额,产业链逐步向中国转移,正在全面崛起。偏光片国产化也进入加速阶段。根据Omdia数据,中国偏光片未来五年产能缺口将达到24%。为实现产能和性能的双保障,杉金光电持续强化规模和技术优势,推进多条超宽幅产线增设,不断实现生产工艺、材料、产品性能和应用上的突破。随着广州2.6米超大宽幅量产,及在65寸以上TV市场的份额保持领先,杉金光电大尺寸TV事业竞争力不断强化。
-
在物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万物显示为技术的创新带来了更多机遇和可能。未来,杉金光电将加速构建自主研发中心和上下游协同创新平台,持续投资,扩大规模,强化大尺寸TV及IT产品应对能力,满足中国地区新增产能需求,持续提高偏光片及上游材料的本土化率,全面夯实产业领导地位。
-
在杉金光电的战略布局之下,中国优势将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构造合作、共赢的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新格局,全面引领中国力量在全球产业布局中的话语权。
2、亿纬锂能:2020年净利润16.52亿,动力电池营收增长93.08%
-
4月19日,亿纬锂能披露了2020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夯实主营业务发展,实现营业总收入81.6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7.30%;基于参股公司思摩尔国际非经常性和非现金项目计提的影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4%;如不考虑上述计提的假设条件下,则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93%。
-
亿纬锂能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消费电池(包括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三元圆柱电池)和动力电池(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其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从收入构成来看,2020年亿纬锂能锂离子电池业务实现营收66.70亿元,营收占比81.73%,毛利率26.1%,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
-
亿纬锂能年报显示,2020年消费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0.9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85%,主要原因是:2019年,基于政策驱动,应用于ETC行业的锂原电池销售集中,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此部分市场需求趋于平稳,且受外部环境影响,传统应用领域的部分订单延迟交付。
-
动力电池业务方面,2020年亿纬锂能共实现营业收入40.6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3.08%,主要原因是软包三元电池海外销售快速增长。
-
去年,亿纬锂能动力电池业务发展态势良好,特别在乘用车、储能等业务领域增长迅速。软包三元电池也进入产能释放期,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在稳定向国际大客户进行批量交付的同时,新产能建设工作快速推进;截至年底部分新产能已开始投入运营,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
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除了继续深耕商用车领域外,经过前期的布局及投入,亿纬锂能在工程动力市场和储能领域取得了良好成绩,特别在5G通信储能和风光储能领域,成功获得了多个大客户的重点项目,与大客户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在方形三元电池方面,经过多年的研发和验证,亿纬锂能自主开发的方形三元电池正式推出市场,获得国际一流客户的多个项目定点。
-
此外,年报显示,去年亿纬锂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48亿元,较2019年的13.86亿元上涨35.92%。主要原因是:去年亿纬锂能经营利润增加,带来公司的经营现金净流入的增加。
-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10日亿纬锂能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北亿纬动力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亿纬动力香港”)与SKI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亿纬动力香港以自有及自筹资金出资3.66亿美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30%。合资公司的产品生产规模(以电池芯为准)定为年生产量27GWh。
3、储能电站爆炸,国轩高科站上风口浪尖!
-
一场储能电站爆炸事故,将上市公司国轩高科(002074)推进了风暴口。
-
4月16日晚,北京一储能电站发生火灾,涉事电站是北京国轩福威斯光储充技术有限公司,是国轩高科与北京福威斯成立的合资公司。国轩高科回应,未参与运营管理。舆论发酵后,国轩高科今日开盘大跌,跌幅最高超过8%。截至收盘,国轩高科跌幅缩小至0.93%。
-
储能电站发生意外火灾事故,可以看作是储能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小挫折。当前,券商机构对储能行业看法不一。
-
川财证券对储能行业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国内发电侧储能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因此高质量的中高端储能电池供应商因价格缺乏竞争力,其发展一定程度受到抑制。
-
而据光大证券(601788)预测,到2030年国内储能投资市场空间为1.3万亿人民币,到2060年为5万亿元人民币。若从2020年其至2060年,累计市场空间将达到122万亿人民币。这背后的逻辑是对储能行业投资市场空间的看好。
-
储能逐渐成为刚需。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装机的增长,加大了电网消纳压力。由于储能可以提升电网惯量支撑,储能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配置储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
储能行业有哪些机会呢?当前,储能行业的发展主要受政策驱动大,增量业务是主要投资机会。
-
在储能系统成本结构中,国内企业在电池、PCS(储能变流器)等领域具备技术及产能优势,在市场扩大时能够快速实现放量。
-
本次北京储能事故已经引发外界对储能安全性的高度关注。从储能安全角度看,磷酸铁锂电池是锂电池中最具环保性的、循环寿命最高、安全性最高的一类电池。
-
储能行业具有成长空间,但行业内公司分化严重,未来只有龙头公司竞争力更强。
1、德国研发超薄透明层太阳能电池 电池效率达到23.99%
-
导读:德国科学家已经制造出一种具有超薄透明层的太阳能电池,据称可以有效防止重组事件。研究人员称,这项技术有可能实现接近26%的效率,可能很容易扩大规模进行商业化生产。
-
德国尤利希能源与气候研究所(IEK-5)的研究人员声称已经制造出了基于透明钝化触头(TPC)的太阳能电池原型,其功率转换效率为23.99%。
-
这一结果得到了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CalTeC实验室的证实。科学家说:“这意味着Jülich TPC太阳能电池的排名仍然略低于实验室迄今为止制造的最好的晶体硅电池,但同时进行的模拟表明,利用TPC技术,效率超过26%是可能的。”
-
德国哈默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用风能,太阳能和热泵为整个城镇地区供电和供暖的可行性。
-
该德国小组正在特别寻求评估如何在各种情况下同时使用蓄热和蓄电系统以及热泵来增加住宅区中可再生能源的份额。
-
器件钝化是通过超薄透明层实现的,据称这种透明层可以有效防止重组事件。德国集团解释说:“在这个过程中,已经产生的负电荷载流子和正电荷载流子在被用于太阳能电力的流动之前就会相互结合和抵消。这种效应可以通过具有特殊属性的特殊材料——钝化来抵消。”
-
制造过程基于湿化学工艺、化学气相沉积(CVD)和溅射技术。原型机的制造过程中,碳化硅的双层微小金字塔形纳米晶体和氧化铟锡的透明层都沉积在二氧化硅的薄层上。
-
学者们还表示除了提供所需的钝化作用外,透明层还能减少光的入射,并具有高导电性。研究员丁凯宁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方法能像我们的新设计一样将这三种特性——钝化、透明、导电性——结合起来。钝化技术可能很容易扩大规模进行商业化生产。我们期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对我们的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2、美国科技公司启动创新锂电池负极材料
-
导读:美国Group14科技公司今天宣布将启动一家能够年产120吨其创新的锂离子电池用硅碳基负极材料工厂。该工厂位于Group14位于华盛顿州Woodinville的总部,是该公司计划中的第一个工厂。
-
电池材料初创公司Group14 Technologies已经在美国西北部上线了第一家商业规模的工厂。该工厂每年可生产多达120吨该公司创新的硅碳材料SCC55,该材料被设计为锂离子电池中石墨的直接替代品。
-
由于硅的能量密度是石墨的10倍左右,硅作为潜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大量关注。然而,该材料在电池中使用时的膨胀倾向所带来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商业应用的发展。
-
Group14表示通过从一开始就专注于大规模的解决方案,它已经能够设计出一种既能大规模生产,又能作为已经在使用石墨的电池制造商的“投料”解决方案的材料。CTO Rick Costantino说:“我们利用团队深厚的商业制造经验,从一开始就优先考虑工艺开发和成本设计。制造SCC55的工艺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可以快速有效地扩大规模,这种方法使我们能够按部就班地将我们的技术上线,以帮助为消费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提供动力。”
-
该材料由一个碳“支架”组成,其内部是3-5纳米的非晶硅颗粒。脚手架内部的空隙给硅提供了一定的膨胀空间,而碳表面则与电解液形成了稳定的界面。仅使用SCC55作为阳极的电池已经显示出超过500次循环的稳定性。它还可以与石墨以不同的比例组合,以获得1000-2000次循环的稳定性,客户能够找到最佳平衡点。Group14 CEO Rick Luebbe表示:“我们有很多客户在研究混合的方法,还有一些客户也只用我们的材料来获得电池容量50%以上的提升。所以,随着所有数十亿的锂离子投资,我们的材料可以无缝整合。”
-
Group14没有分享关于其材料成本的信息,不过如果考虑到性能的提升,它将与石墨具有竞争力。
-
该公司表示,已经向全球的消费电子和汽车制造商交付了SCC55,目前电池制造商正在验证该材料在电动汽车电池中的使用。
-
而Group14已经有了更多的生产计划,预计到今年年底产能将翻倍。该公司已经与太阳能多晶硅生产商REC Silicon合作,利用其庞大的产能生产硅烷气体。该公司还计划在2021年晚些时候在其摩西湖基地的新工厂破土动工。首席执行官Rick Luebbe说:“我们的技术是为现实世界的影响而建立的,这个商业工厂是实现我们使命的第一大步,我们很高兴能够发挥我们的作用,确保更公平地获得各种形式的清洁电动汽车。”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海展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21-67769188
手机:13911332275 周先生
邮箱:sales@capenergycn.com
总部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车阳路50号文昌企业园5号楼
Copyright © 2019-2021 上海展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3619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