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枭半月刊: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第二十二期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展枭新能源
- 来源:网络
- 发布时间:2020-05-18 11:1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行业焦点:1、中汽协: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7.2万辆 环比增近10%; 2、电池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我国电动汽车强制性国标公布。资讯动态:1、石墨烯电池上车!广汽新能源率先搭载:充电速度堪比加油;2、达志科技拟募集10.73亿元以投建动力电池项目;3、资金流出现问题?遨优动力被申请破产。
展枭半月刊:新能源行业研究报告第二十二期
【概要描述】行业焦点:1、中汽协: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7.2万辆 环比增近10%; 2、电池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我国电动汽车强制性国标公布。资讯动态:1、石墨烯电池上车!广汽新能源率先搭载:充电速度堪比加油;2、达志科技拟募集10.73亿元以投建动力电池项目;3、资金流出现问题?遨优动力被申请破产。
- 分类:新闻动态
- 作者:展枭新能源
- 来源:网络
- 发布时间:2020-05-18 11:19
- 访问量:
展枭半月刊
行业动态研究
2020年第8期,总第22期
1、中汽协:4月新能源汽车销量7.2万辆 环比增近10%
-
5月11日,中汽协发布最新汽车产销数据。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所回暖,产销量分别为8万辆、7.2万辆,分别环比增长31.6%、9.7%。
-
受疫情影响,1-4月国内新能源累计产销量均为20.5万辆,分别同比下降44.8%、43.4%。从整体销量情况看,新能源乘用车下滑幅度较大,达44.7%,新能源商用车同比下滑29.2%。
-
得益于部分地区车市政策有条件放宽,带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增长。如:深圳决定2020年新追加1万个插电混合动力小汽车指标等。
-
4月,国内新能源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达2万辆,环比增长62.9%。
-
受专用车市场需求拉动,4月新能源商用车加速回暖,销量达0.9万辆,环比增长45.7%,同比增长23%。
-
新能源汽车车市的逐步恢复,一方面得益于防疫形势的向好和相关促消费政策的推动,如提出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并出台了具体补贴标准。
-
另一方面受新能源车企补库存的拉动,行业库存水平也在加速恢复中。
-
中汽协表示,2020年4月汽车市场反弹力度超过预期,汽车行业产销继续保持回暖趋势。对于全年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判断,其认为,在考虑最新补贴政策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全年预计完成销量100万辆(不含特斯拉)。
2、电池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我国电动汽车强制性国标公布!
-
当下,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加快向电动化的转变,以及电池、电动机和电源控制技术的进步,这也对我国的电动汽车统一制造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今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由其组织制定的GB 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GB 3038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
3项强标以我国原有推荐性国家标准为基础,与我国牵头制定的联合国电动汽车安全全球技术法规(UNGTR 20)全面接轨,进一步提高和优化了对电动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
-
三项电动汽车的强制性标准主要信息如下所示:
-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
-
试验项目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等。
-
特别是标准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主要规定了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增加了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要求,能够第一时间给驾乘人员安全提醒。
-
强化了整车防水、绝缘电阻及监控要求,以降低车辆在正常使用、涉水等情况下的安全风险;优化了绝缘电阻、电容耦合等试验方法,以提高试验检测精度,保障整车高压电安全。
-
《电动客车安全要求》针对电动客车载客人数多、电池容量大、驱动功率高等特点,在《电动汽车安全要求》标准基础上,对电动客车电池仓部位碰撞、充电系统、整车防水试验条件及要求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安全要求。
-
增加了高压部件阻燃要求和电池系统最小管理单元热失控考核要求,进一步提升电动客车火灾事故风险防范能力。
1、石墨烯电池上车!广汽新能源率先搭载:充电速度堪比加油
-
早在2010年,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AndreGeim(海姆)和Konstantin Novoselov(诺沃肖洛夫),凭借着2004年利用透明胶带制备出二维石墨烯(graphene)材料,获得了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石墨烯也就受到了众人热烈关注。
-
科学界公认的一个事实是,石墨烯在电池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并有望颠覆当前世界对于电池储能和充电方面的认知。
-
日前,据国内媒体报道,广汽新能源的石墨烯电池量产研发工作,终于从实验室走向实车,广汽新能源埃安车型将率先搭载。
-
据悉,基于广汽三维结构石墨烯(3DG)材料而研发的“超级快充电池”已经完成电芯、模组、电池包样件的测试工作,并搭载整车进行了装车大功率充电测试,电池寿命和安全性均已达到使用标准。
-
该款“超级快充电池”搭载实车进行充电测试,仅需8分钟就可以将电池充电至85%。充电时间与传统燃油车的加油时间相当。
-
据介绍,早在2014年,广汽集团就开启了对石墨烯技术的研发。历经6年摸索,逐步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维结构石墨烯(3DG)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
-
并且在去年11月份,广汽将自主研发的基于三维结构石墨烯(3DG)材料的"超级快充电池"对外公布。如今,广汽的石墨烯电池也已具备了量产条件,并从实验室走向了实车。
-
不过,该款石墨烯电池何时大规模装车应用,以及市场的实际表现如何,我们还需静待消息。
2、达志科技拟募集10.73亿元以投建动力电池项目
-
近日,达志科技2019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表示,公司目前拟生产的锂离子电池将主要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
-
日前,达志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募集总额不超过10.73亿元,投建2.4GW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和“高性能动力电池研发中心项目”,两个项目分别投入5.7亿元和5.03亿元。
-
“锂离子动力电池(2.4GWh)建设项目”建设地在湖南衡阳,项目建设周期为11个月,达产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16.74亿元,年均税前利润2.40亿元。产品主要为基于MEB平台的锂动力电池,主要技术路线为叠片高镍硅碳体系的方形铝壳动力电池,产品将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等相关领域。
-
“高性能动力电池研发中心项目”则计划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机器设备、配套性能优异的检测设备和质量数据监控系统等,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建设一个行业领先的研发实验室、电池研发试验线、电池系统研发试验线和产品测试评价中心。此项目能完善达志科技在NCM523高电压、NCM811+SiC负极锂离子动力电池、固态电池等方面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储备。
3、资金流出现问题?遨优动力被申请破产
-
日前,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受理浙江遨优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破产清算公告”。
-
公告显示,债权人湖州金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申请,法院于2020年4月13日裁定受理债务人浙江遨优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相关债权人应于2020年8月7日前向浙江遨优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管理人申报债权。
-
这则公告让人联想起此前发生的一些事。
-
2019年7月被员工投诉拖欠工资和报销款。彼时,业内就开始传,遨优动力的资金链可能出了问题。
-
据OFweek锂电网了解,遨优动力成立于2016年11月,之信控股持有80%,依托之信控股背后的资金支持,2018年,遨优动力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2019年产能5GWh,全集团预算销售收入约10亿元。
-
然而,2019年12月,一则消息基本佐证了公司资金出现问题。2019年12月17日,杭州西湖警方发布公告:浙江之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之信控股”)实际控制人章某江,公安机关决定依法对浙江之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进行立案侦查,现已对章某江、付某在内的26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对相关资产开展查控工作。
-
彼时,OFweek锂电网向一位专业法律人士咨询后,他表示“之信控股罪名一旦成立,遨优动力的资产可能受影响被冻结,必然会影响遨优动力的资金周转和生产。”
-
“我刚从遨优动力那边走访回来,实际经营情况一言难尽。”一位业内人士在之信控股出事的消息出来后给OFweek锂电网微信公众号留言。
-
在产品方面,遨优动力主要有磷酸铁锂体系、三元体系、锰酸锂体系、富锂锰体系等。最为人称道的,是在行业内率先研发并量产富锂锰基电池,为持续提高能量密度、有效降低成本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2018年5月,遨优动力首款富锂锰动力电池通过国家强检,这也是我国首款通过国家强检的富锂锰动力电池。
-
研发团队方面,遨优动力拥有行业领军人物陈光森博士为首席科学家的国际一流技术研发团队,该团队也是国内第一批实现锂电池量产的技术团队。
-
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拥有富锂锰电池技术,遨优动力能讲出个好故事吸引投资人的资金吗?
1、三星有望为现代提供固态电池:续航800公里 充电循环次数超1000次
-
5月1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韩国电子科技巨头三星正计划与汽车制造商现代合作开发电动汽车。三星有望为现代电动汽车提供EV电池和其他联网汽车部件。
-
据悉,现代汽车集团常务副董事长郑义宣与三星电子副董事长李在镕进行会谈,双方探讨了在电动车领域的合作机会。这一消息也得到了两家公司的证实。
-
外媒透露,此次双方主要探讨了新一代电池技术,并分享了各自在电池研发领域的进展状态。
-
快科技此前为大家报道过,今年三星研发了一款高性能且长效的全固态电池,相较于锂离子电池,有着更高的能量密度,从而为更大的容量带来可能性,且更安全。
-
据了解,该固态电池可使电动车续航里程达到800公里,充电循环次数超1000次。未来,三星希望能与现代汽车集团在移动出行领域展开合作。
-
目前,三星SDI并未向现代汽车提供动力电池,现代旗下大多数动力电池均由LG化学和SK创新提供。对于双方是否在商谈“基于动力电池的合作”的问询,还需等官方进一步确认。
2、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仍将无可替代
-
来自德国乌尔姆亥姆霍兹研究所(HIU)和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关于储能未来的讨论。
-
他们讨论了一种可能被认为是锂离子储能的可靠替代品的储能技术,他们的结论是明确的:“后锂离子”时代还没有结束的迹象。
-
研究人员说:“经过广泛的讨论,研究小组得出结论,当前关于锂时代之后未来技术需求的氛围,以及对新技术可以取代锂电池技术的追求,都是有些不恰当和误导的。”
-
相反,他们建议对所有的储能技术采用“并行”的方式。他们还确定了他们认为对未来更有希望的技术。
-
钠离子电池(Na‐Ion)依赖于锂离子技术的相同的离子储能原理,被认为是一个有趣的替代方法,因为由于锂和钴的潜在短缺,或可能的价格飙升,它们可以提供一个负担得起的解决方案。它们也易于运输,并有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的巨大潜力。该小组表示:“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提出的分层氧化阴极材料的成本和环境友好性,似乎是钠离子电池的主要优势。”
-
报告补充说,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应用中面临着与锂离子电池类似的安全问题,但发展仍然有限,对整个电池层面的故障模式、机制和分析了解得还不够。建议将其用于固定能量存储系统和用于短程运输的轻型车辆。
-
氧化还原流储能的主要优点是储能容量的可伸缩性、在大多数环境温度下操作的能力以及长期储能能力。目前,商用钒氧化还原流储能系统的储能容量在4 兆瓦小时到40 兆瓦小时之间,总成本为550美元/千瓦时,而锂离子的总成本超过200美元/千瓦时。
-
研究小组解释说:“氧化还原流动电池仅在静态应用中有望超越锂离子电池,因为其关键特性是在外部储层中储能有能量的化学物质,能够在生产高峰期从可再生资源中储能能量,并在产量下降时供应。同时,先进材料和化学的发展被认为是必要的,以克服现有概念的局限性,提高系统性能。”
-
据微锂电小组分析,在金属空气电池和基于多价金属阳极的储能设备中,锂离子电池技术在未来许多年中仍将至关重要。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海展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21-67769188
手机:13911332275 周先生
邮箱:sales@capenergycn.com
总部地址:上海市松江区车阳路50号文昌企业园5号楼
Copyright © 2019-2021 上海展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5036194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上海